一、規劃背景條件分析
1、區位條件:
亞東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喜瑪拉雅山脈中段南麓,東臨不丹、西毗印度、南端為中國與印度、不丹兩國交界的吉布馬珍山脈,北面與崗巴縣、白朗縣以及康馬縣為鄰??h城北距日喀則地區 309 公里,距自治區首府拉薩 474 公里,南距乃堆拉山口僅 31 公里,從乃堆拉山口出境,南行 67 公里達錫金首都甘托拉,約 550 公里到達印度最大的工業城市和西孟加拉邦首府加爾各答。
帕里鎮位于亞東縣城北部 50公里,東與不丹王國接壤(是日喀則地區邊境重鎮之一),西與康布鄉接壤、南與上亞東鄉接壤、北與堆納鄉接壤。S204省道橫貫帕里鎮,交通便利。
2、資源條件:
帕里鎮境內的帕里牦牛聞名區內外并已申報為國家級種植資源保護基地;境內目前的藥材資源極為豐富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花等等;由于帕里鎮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商業貿易市場發展潛力很大,貿易業將是該鎮的支柱產業之一。居民主要經濟來源為畜牧業和蟲草采挖以及邊境貿易,并在每年8月份舉行一年一度的亞東國際邊貿旅游文化節,促進文化市場和經濟的繁榮。
帕里鎮有一座寺廟---日瓊波多寺。日瓊波多寺全名稱“日波甘丹德慶曲林”處于卓木拉日雪山腳下,歷史上書甘丹夏孜扎倉分寺。日瓊波多寺在1959年前是一個規模較大的格魯派宗教活動場所,一直維持著原有的宗教活動。
二、發展思路
1、目標定位:
(1)城鎮定位:
根據帕里鎮發展現狀、發展優勢及發展策略等綜合分析,將帕里鎮的性質確定為:
亞東縣中部重點發展區,縣域物資中轉流通基地,縣域旅游服務接待中心,以發展旅游、邊貿經濟為主的邊貿旅游型綜合城鎮。
(2)發展目標:
經濟發展走在亞東縣前列,加快實施經濟結構調整,促進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大力發展旅游服務、牦牛原種養殖和邊境商貿物流業。
規劃到202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達5000萬元。
規劃到2030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億元。
(3)集鎮發展目標:
規劃到2030年,集鎮人口規模達到4300人;規劃用地面積288.52公頃,其中建設用地面積117.17公頃。
2、支撐策略
(1)承接縣城與日喀則、拉薩的交通聯系功能
(2)突出旅游發展與邊境貿易結合的經濟發展模式
(3)結合牦牛原種養殖和物流業培育中小企業基地
(4)利用良好的地理資源建設光伏電站供給縣城
三、鎮域規劃
規劃將鎮域分為四個產業分區:東北部草原農牧產業片區、城鎮產業集聚區、西北部草原農牧產業區、南部高山峽谷農牧產業區。
四、集鎮規劃
1、空間布局規劃
根據地形特點和功能需求,在鎮區南北兩側布置具有對外服務和展示功能的旅游綜合服務區和新型居民點,在東側通往不丹方向布置綜合商貿中心,西側結合自然山體建設鎮區山地公園。由此形成鎮區的空間布局.
即:兩軸:城鎮景觀風貌軸、城鎮生活軸;六大分區:旅游綜合服務區、綜合商貿區、帕里老城、帕里新居、休閑區。
2、交通規劃
(1)內、外交通分離
東側環路作為過境道路和主要的車行通道,現有的204省道以步行交通為主。
(2)分區集中停車
機動車停車場、長途汽車站沿環路設置,減少對鎮區的影響。
(3)旅游步行線路
主要通過在老城區建立完整的步行系統以及結合現有的204省道來實現。
3、旅游規劃
利用帕里“世界高原第一鎮”的稱號積極發展旅游服務,通過打造旅游接待中心、藏家樂、民族風情街等設施增強旅游服務功能。
借助地形特點設置觀景臺及步行道,便于俯瞰全鎮,創造豐富的旅游體驗。
四、集鎮詳細規劃方案
1、集鎮規劃鳥瞰圖
2、游客服務中心片區規劃
游客中心概念設計圖
3、商貿中心片區規劃
商貿中心概念設計圖
五、沿街立面專項整治規劃
1、專項規劃設計目標
(1)對質量較差建筑進行整治。
(2)對新建和在建建筑的立面材質,整體建筑色彩及建筑造型加以控制,使其符合整體風貌設計。
(3)組織好人流,車流。設置一定的地面停車,街道設置紅綠燈,路燈及斑馬線等設施。
(4)把握景觀節點設計,增加街道節點上的小品,花池,公共座位及垃圾箱等公共設施。
(5)通過街道的尺寸,材料,室外家具,照明及公共設施的統一,以形成示范效應,為整個帕里的發展提供參考。
2、專項整治總平面圖
3、沿街建筑立面整治
4、立面整治后沿街效果圖: